任何行业的发展,都会经历一个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,然后经历一段自由淘汰的过程,从而达到行业的供需平衡,行业平稳发展。然而运用这一理论来看中国摩托车行业,好像并不是这样的路径。
早在20多年前,几乎所有的厂家都认为,经过激烈淘汰后,中国摩托车制造厂家应该只剩下10多家,但直到现在,我国摩托车生产企业还在经营的起码有100多家。难道中国市场是个例外吗?
其实不然,我国摩托车市场也是遵循这一规律的,大家看一下国内的通路车市场,就是被几大合资品牌和豪爵牢牢掌控着。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品牌生存呢?这是因为我们摩托车的过剩产能开拓了海外市场,如果大家去统计,我国摩托车有80%左右的生产厂家是在靠出口维系着自己的生存。
而随着国内摩托车市场开始在向中大排转型的过程中,又让很多摩托车生产企业看到了机会,开辟了新的竞争领域,而且涌现出钱江、春风、无极、赛科龙、大阳、奔达等做的还不错的品牌。在转型过程中,表现特别好的如春风,完全由一个二线品牌跻身于行业一线品牌,并成功的与雅马哈联姻。
但摩托车行业从去年开始,进入了新一轮的残酷淘汰期,所以,在我们的印象中,价格战打的不可开交。然而这只是在把行业前期的高利润进行了压缩,竞争的真正高级阶段是品质的竞争、品牌的竞争。这个阶段将可能从今年本田NX400的发布开始,未来五年,本田从125排量、到中排、再到大贸车,对中国市场进行了有计划的攻防之战,这将给国内市场的自主品牌构成强大的压力!或许五年左右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些实力不济的品牌悲惨谢幕。
摩托车真不是简单的去看配置,各种名牌配置的组合是做不出有灵魂的摩托车品牌的。品质控制、品牌打造是一个系统工程,这里面更要有自己的积累和核心的东西,配合以销售体系和售后体系的完善,并承担起一些社会责任,这就是品牌的建设与打造了。
而我们现在很多中大排制造企业,更热心的是推出更高配置、更大排量、更低价格的产品,以博取市场的流量,却在技术的积累和售后体系的建立上没有信心、缺乏能力。在产品从立项到投入市场的过程中,虎头蛇尾,系统性不强,总结不到位,技术没有得到积累、口碑没有建立,用户的忠诚度也没有。钱倒是花了不少,结果却是一地鸡毛,什么都没得到。如果失去了消费升级的中大排市场,那国产摩托车品牌真的是退无可退了,因为只靠出口去消化自己过剩的产能,风险不言而喻!
(图文来源于网络,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