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N EN
CN
CN EN
市场动态
Market dynamics
进口摩托车的价格,到底会下降呢?
发布日期:2023.10.12
最近一个月,摩托车圈的价格实在太乱了。

杜卡迪价格全面崩盘,宝马、川崎这些以大排量、性能为主的进口摩托车一个比一个惨, 和前两年鼻孔朝天的姿态完全不同,终端价格基本上都是7-8折。

一些极端的冷门车型,门店给出的折扣可以做到55折,比如说杜卡迪大魔鬼。


进口大排量摩托车在一部分人眼里是极品的存在,动辄5万起的价格其实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是难以触及的高度。

数据显示,国内的摩托车排量结构以250cc为主,占到总体销量的90%左右,绝大多数用户不愿意也没能力消费更大排量的摩托车。

原因有两个,一个是大排量意味着不够便利,居民使用需求意愿降低,另一方面与大排量对称的是高价格,绝大多数用户无力支付。

微信图片_20231012092202.jpg

摩托车市场有一句话说得挺好,骑士的最终归宿是踏板,轻盈、价格便宜的万元踏板是最终的选择。

大排量摩托车转手率非常高,尤其是仿赛,日常驾驶难度高、舒适性差,同时危险系数随着排量的增加而增大。

中国的“大排量摩托车”有一个标志性产品,那就是川崎ninja400,对于很多后来进入摩托车市场的群体来说,400cc的排量、不错的设计、优秀的坐姿以及还算不错的质量。

对应的5万价格能够让很多人消费得起,不少消费者咬咬牙上的ninja400。


但这种产品的不实用以及视觉疲劳来的非常快,随后推出的雅马哈、本田等更入门车辆都没有能够有效刺激市场,核心的关键就是更多人对这种产品的疲劳感增强。

其实3万-5万的400cc级摩托车市场增量依然比较大,主要是增量用户一直存在,但5万以上,尤其是10万左右摩托车市场份额减弱明显。

进口大排量摩托车数量越来越多,同时用户消费能力减弱,导致整体交付量变弱,同时消费者对摩托车的理解和认知更多了一些,动辄10万以上的摩托车背后是巨大的溢价空间,这些溢价空间的背后还有巨大的降价空间。


用户的消费热情减弱,率先崩不住的就是企业和经销商。

欧洲市场的大排量摩托车价格根本没有这么贵,比如说基本上5折销售的大魔鬼1260s,欧洲市场定价在2.4万欧元左右,换算价格18万左右,但国内的指导价却直接是26万左右。

一台摩托车的海内外价格差距达到10万,这完全不能让人理解。

在传统消费认知中,摩托车不具备太强的社交属性,同时无法产生商业价值,那么溢价就是从企业端包装出来,市场本就没有那么大的需求。


所以本质上来说, 进口摩托车的价格是自己崩掉的,完全的供需失衡,目前来看,在大排量摩托车领域还没有能够与之对抗的中国摩托车。

进口摩托车相互争斗, 宝马、铃木、雅马哈、川崎、杜卡迪等品牌相互之间的博弈,导致价格战越来越明显,本质上来说,也能看出来大排量摩托车价格上的虚高。

在未来,这些产品的价格将会趋于正常,最终的受益者还是消费者本身。


(图文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